《不要喂猴子》评测:如何在15天内拯救世界…或者自己
导语:No.1 原创评测No.2 每一个笼子都是一个解谜副本No.3 多线程解谜时的烧脑体验No.4 生存压力下的紧迫感No.5 多线程结局的开放剧本总结 ☆每一个笼子都是一个解谜副本 《不要喂猴子》是一款带着大量Rougelike元素的游戏 No.1 原创评测 No.2 每一个笼子都是一个解谜副本 No.3 多线程解谜时的烧脑体验 No.4 生存压力下的紧迫感 No.5 多线程结局的开放剧本&总结☆每一个笼子都是一个解谜副本 《不要喂猴子》是一款带着大量Rougelike元素的游戏,它的随机性最明显的体现于“笼子”上。在加入俱乐部伊始会给与你4个随机笼子,而每隔5天给予你的晋级指标(不满足就会被踢出俱乐部,GAME OVER)会需求你必须不断地购入笼子,直到满足最终需求的25个。这些笼子的生态千奇百怪且互相之间看上去毫无联系:有通讯塔上的摄像头视角,有展馆安保摄像头视角,有保护区放火观测摄像头视角,有电梯摄像头视角…当然最多的还是居民宅内隐藏摄像头视角。有一些笼子——比如工厂流水线画面——会显得十分安静,难以获取到足量信息,也会存在小丑鬼脸和其他一些单纯恐怖搞怪的笼子…… 不是所有笼子都有“猴子”的,很多笼子的内容看起来甚至完全没有意义 而我们的主要观察对象,就是存在“猴子”的笼子。 有猴子的笼子相比起没有猴子的而言,趣味度则上升了数个档次。在这些猴子之中,你能看到在阁楼偷拍女明星的隐藏狗仔,一边拍摄一边念念有词;你能看到长相和脾性都极度酷似某位纳粹元首的老人,定时观看战争老电影;你能看到被困在电梯中的员工,和自己制作的吉祥语喃喃自语;能看到白天的审计师在夜晚化身“华尔街母狼”……观察社会各个阶层的“猴子”们在私密空间之中的言行举止,这件事本身就能够带来一种窥视的快感。而在此前的游戏之中,很少有类似的作品。 窥探欲得以在观察“猴子”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