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公司杂谈 从万人追捧到备受争议 育碧迷失了方向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导语:“为什么一盒吃起来又苦又涩的巧克力却标着高价?只因为它有着精美华丽的包装。” 游戏玩家们对育碧的感情,算是又爱又恨的。 一方面,它为玩家们贡献了质量极高的游戏风景,成了许多玩家窝在家里走遍世界的首 “为什么一盒吃起来又苦又涩的巧克力却标着高价?只因为它有着精美华丽的包装。” 游戏玩家们对育碧的感情,算是又爱又恨的。 一方面,它为玩家们贡献了质量极高的游戏风景,成了许多玩家窝在家里走遍世界的首选。 ![]() 另一方面,为了保持高产,育碧创造的一套具有自己风格的“流水线公式化”生产模式一直备受诟病,并最终为此付出了致命代价。 ![]() (2019年10月25日,育碧股价暴跌20.91%,一日内市值蒸发近94亿人民币) 从玩家口中的大哥变成备受争议的小弟,育碧引以为傲的商业模式被市场击破,残酷的财报将育碧的美梦击碎。 育碧游戏的缺点究竟在哪? 育碧的游戏生产线模式的问题又在何处? 导致这一切原因又是什么? ![]() 生产车间的三重错误 育碧曾是业内知名的领军人物,以出色的艺术水平和顶尖的技术水准在业界占据一席之地。 而时过境迁,近几年的育碧走上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最新作《幽灵行动:断点》的失败象征着育碧式游戏生产方式的失败,迫使育碧走上重组之路。 育碧游戏的生产模式存在三个严重的问题,第一点便是严重的同质化。 过去,兼具着发行商和开发商双重身份的育碧,旗下拥有着众多的形形色色的游戏IP: 平台跳跃类的《雷曼》系列; 动作冒险类的《波斯王子》系列; 《刺客信条》系列; 军事领域以《彩虹六号》《幽灵行动》《细胞分裂》为代表的“汤姆·克兰西系列”…… 而现在,玩家在体验育碧游戏时都觉得似曾相识。这种既视感不仅出现在同类型的游戏中,更渗透到每款育碧游戏的核心。 以《幽灵行动:断点》为例——它是育碧游戏工业的集大成之作,有着业界优秀的画面表现,育碧最擅长的超大地图。据点攻坚、收藏品收集,一款开放世界游戏应有的要素也应有尽有。甚至技能树、RPG装备、等级这些一款军事射击类游戏不应该出现的元素它也完全具备。 因为这是完全复制于育碧旗下其他游戏的现成系统。 育碧在尝到开放世界和RPG系统的甜头之后,变本加厉地将它们运用到自己各个游戏上。大地图、漂亮的风景、问号、装备、等级,再加上一些故事——一个标准的育碧式开放世界游戏便诞生了。 ![]() 这让玩家游玩每一款育碧游戏时都会觉得似曾相识。在《刺客信条:起源》里玩出了《看门狗2》的感觉,在《幽灵行动:荒野》中找到了《孤岛惊魂》的韵味,在《幽灵行动:断点》里体验了《全境封锁》的味道…… 这是育碧工业的实力,能让玩家在不同类型的游戏中感受到似曾相识的游戏体验。 ![]() 第二个问题就是大而空的游戏体验。 上文提到的超大开放地图,除了美景之外更多的是无尽的问号。这些问号驱动着玩家去探索游戏世界,也蚕食着玩家的游戏时间。而问号之下,往往没有什么内容令玩家记忆深刻。 问号之外,育碧的游戏世界里缺乏代入感与真实感。 玩家所探索的游戏世界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虚拟的,人为构建而成的世界。因为这些世界里缺乏细节,角色缺少与这个世界的互动,路人们的行为甚至缺乏逻辑。整体上,给玩家带来一种“这个世界里只有你一个活人”的微妙感觉。 ![]() 另外,育碧的游戏目前也缺少优秀的剧本和导演。在游戏里,很少出现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桥段和人物,一些剧情里的运镜又不尽人意,很难让玩家产生共鸣。或许,这就是育碧不再推出故事驱动的线性游戏的原因。 ![]() 同质化与空虚感,让育碧背负了公式化游戏的骂名。这是育碧式流水线生产模式的根源。 第三个问题来自于育碧现在的游戏运营模式——持续性运营。 这种模式最直接于网游,比如《彩虹六号:围攻》和《全境封锁》。当然也可以套用在单机游戏上,就像《刺客信条:起源》和《刺客信条:奥德赛》。 运营模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成功的网络游戏。可是育碧缺乏经营这类游戏的经验。 育碧很擅长经营游戏社区,这使得育碧的每款游戏都能收获数量众多的粉丝。但育碧似乎并不善于合理听取来自玩家的意见,做出符合玩家的改动。《彩虹六号:围攻》的电竞化和《全境封锁2》的装备系统就是例子。 让没有长期运营经验的公司开发服务型游戏,做持续性运营肯定是错误的,而且在育碧之前也不是没有先例。如SE旗下United Front的《三合会之战》,以及EA旗下Bioware的《圣歌》。 ![]() 即使公司拥有成功的先例无法死板套用。无法与时俱进的服务型游戏,也会被玩家淘汰,SE的《最终幻想14》1.0版本就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 (被视为黑历史的《最终幻想14》1.0版本就是因为简单套用了《最终幻想11》的模板而导致的) 2019年财报上刺眼的数据让董事会困扰前,育碧一直坚定不移地贯彻自己的生产模式。它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工厂,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自己定义的3A游戏。 时势造就了成功,成功蒙蔽了慧眼 2019年的《全境封锁2》和《幽灵行动:断点》均没能达到预期的销量,且两部游戏的口碑也一落千丈。玩家们积怨已久的怒火借机爆发,导致育碧股价从稳步下降变成断崖式下跌。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