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D游戏网 (https://www.dyouxi.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游戏资讯 > 厂商新闻 > 正文

NEST2019:寻找第三方赛事意义的第七年

发布时间:2019-04-21 01:21:45 所属栏目:厂商新闻 来源:互联网
导读:副标题#e# 导语:今年对于电竞圈的一件大事,是已经停办了五年之久的WCG再度“复活”了。 自2013年WCG停办,这个世界最知名的电竞第三方赛事的死去,也让很多的电竞选手丢失了梦想地。从那一年开始,第三方赛事逐渐的被官方赛事所取代,而电子竞技也正式开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导语:今年对于电竞圈的一件大事,是已经停办了五年之久的WCG再度“复活”了。 自2013年WCG停办,这个世界最知名的电竞第三方赛事的死去,也让很多的电竞选手丢失了梦想地。从那一年开始,第三方赛事逐渐的被官方赛事所取代,而电子竞技也正式开始了厂商时代。

今年对于电竞圈的一件大事,是已经停办了五年之久的WCG再度“复活”了。

自2013年WCG停办,这个世界最知名的电竞第三方赛事的死去,也让很多的电竞选手丢失了梦想地。从那一年开始,第三方赛事逐渐的被官方赛事所取代,而电子竞技也正式开始了厂商时代。

正是从那一年开始,NEST开启了属于他们的第三方赛事之路,并且在今年正式的奔向了他们的第七年。

图片8.png

找寻第三方赛事的意义

NEST的七年,也是张梓、黄振和他们团队寻找第三方赛事存在意义的七年。

“说实话,NEST一直没有找到它的准确定位。第三方赛事需要找到它所存在的使命和差异化,使命是什么?可能它存在的价值应该是对于国家队的选拔,可能是权威被赋予国家队出线名额的意义的电竞锦标赛,但,多年来还是事与愿违吧。”

图片9.png

开门见山,张梓刚坐下就对电竞生态记者说。

2013年WCG将停办之时,NEST被邀请到了昆山举办。在此前昆山力图用WCG打造城市“电竞名片”的印象,在WCG停办后,他们自然的找到了NEST来接班WCG。

而此时的张梓和NEST还在迷茫期,因为市场变了,第三方赛事的玩法也在WCG的倒塌后开启了重建。

“在那之前我们想的是做什么?重办CEG?给游戏厂商打工?或者,是做个自己的东西出来?”张梓回忆。

NEST的诞生,也标志着张梓和华奥团队对第三方赛事“做出点东西”的决心。在当时他们认为,现在的游戏用户市场趋于垄断,寄希望于游戏用户更为平衡化的情况下,赛事和第三方赛事会再次掌握主动权。

“比如,如果市场上5个游戏项目各占百分之20的情况下,赛事就成为了渠道,第三方赛事就会更有主动权……”张梓笑道,“但现实是和预期完全相反”。

七年间,垄断市场的是游戏厂商,而不是用户,这让第三方赛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越发走低。

而此前在华奥星空,13年也正是开始操办比赛的华奥的合伙人黄振,对此也感同身受。

“我们整体赛事排期是在官方赛事体系的空档期,其意义在于:在转会期刚结束时队伍们需要一个锻炼的机会,队员们需要磨合阵容。”黄振说,“另外,NEST已经成功和一些杯赛打通,比如英雄联盟和德杯的打通、CF在16年和CFS的打通等等。我们给自己定位很低调,一是希望将NEST做成质量较高的赛事,第二就是帮助他们(职业战队、联赛)去培育整体梯队体系。”

巧合的是,几年间,在NEST中走出的冠军接下来的比赛中都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张梓和黄振对此认为NEST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13年在昆山的比赛中king拿了冠军,后来队内的香锅和无心都去了RNG; WE在沉积了多年之后拿了NEST冠军,此后就进了世界赛。”张梓回忆起这些战队和成绩,如数家珍,“再之后NEST被叫成’iG杯’,随后iG就拿了S赛冠军;多年来,这些都是沉淀下来的东西,我们希望让玩家和俱乐部看到。”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官方对选手的最小18岁的要求,NEST的参赛资格为16岁,目的也是为了提升NEST的差异化。

“以CSGO为例,当你游戏用户下降的时候,选手储备怎么办?CSGO目前在中国没有选手,没有储备。所以说选手的后续储备是非常重要的,从这点来说,我觉得我们更像一个杯赛。”

在“后WCG”时代,NEST逐渐的找到了第三方赛事的定位和价值。

“再好的赛事,活不下去,也是白搭”

在WCG停办后,2014年前后众多电竞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接连诞生,它们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一些资本和背景。张梓回忆道,当年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这个行业门槛最低也是最难的就是做俱乐部和第三方赛事。”

NEST是为数不多如今还在活着的赛事,张梓认为,之所以NEST到现在还在存活,这和NEST做赛事的态度息息相关。

在启动NEST前后,华奥已经参与过多项综合赛事。张梓清楚的记得,是华奥首次把CEG大师杯的直播流推给了当时的PPLIVE和PPstream——那是第一个互联网直播电竞赛事。

图片10.png

“那时候CEG的观看峰值人数是60多万,PPLIVE已经可以主动来买版权了。”张梓回忆,“包括05年ESWC中国区等……到最后它们都不在了。所以对于现在看KPL和LPL的孩子们来说,WCG是什么可能他们并不知道,只因为这几年他们停了。”

张梓顿了顿,总结道:“我们曾经做过再好的赛事,活不下去,也是白搭。”

对于曾经的WCG停办,张梓和黄振心中最为可惜的是WCG当年的IP遗失掉了,因为对张梓而言,赛事IP的真正价值衡量方式只有一个:“可否售卖周边衍生品”。

“WCG的IP是非常非常有价值的”张梓曾经是CS的选手,每一年参加WCG,他都会把WCG的周边、衣服收藏好,在当时WCG的周边产品是非常具有荣誉感。

张梓坦言,WCG的具备国家队比赛意义以及自己赛事的IP,多年来没有任何一个第三方赛事可以超越:“什么时候NEST敢卖衍生品了,就算真的成功了。”

几年间,坚持下去、不断前行是NEST的目标。如今,NEST顺利的完成了第三方赛事心态的转变:做好赛事,做好服务:服务好选手、服务好观众、服务好合作伙伴,这些都使得他们获得了业界的肯定。

与此同时,NEST也努力的打造着一个好赛事品牌的IP价值和属于第三方赛事自己的贡献。

“我们是中国电竞第一个开始做赛事商业化的,13年是娃哈哈喜力赞助的,那时候就有200多万。”张梓回忆。

2015年,NEST首次尝试卖票,这让他们拿到了一部分收入,虽然不多,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个挑战。但即使如此,张梓谈及IP以及衍生品的时候还是笑道“不敢卖,怕自己伤自己的心。”

从WCG到NEST:第三方赛事的现在和未来

WCG在沉寂五年后的回归,也将迎来一次寻找第三方赛事的新的旅途。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