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被现实束缚住手脚的“枪中恶魔”,竟然在游戏中与丧尸的相爱相杀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导语: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于1998年导演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具有传奇意义的战争片,影片以宏大的场面、极其真实的视角塑造了二战中的一个充满血与泪的故事。 这其中,影片开头讲述诺曼底登陆的一段场景,时至今日都还被国内外的军迷津津乐道。也正是在电 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于1998年导演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具有传奇意义的战争片,影片以宏大的场面、极其真实的视角塑造了二战中的一个充满血与泪的故事。 这其中,影片开头讲述诺曼底登陆的一段场景,时至今日都还被国内外的军迷津津乐道。也正是在电影的这段场景里,不少人都得以见识德军MG42通用机枪那极具恐怖的压制力。 划重点一:“奥马哈海滩的野兽”,货真价实的“人头收割机” “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但却是最出色的武器” 这句话几乎成为了MG42机枪最为真实的写照。历史上的MG42不仅秉持了其前身MG34“既便携又火力强大”的通用机枪特性,大量运用的冲压工艺,更是将每挺机枪的制造与技术成本降至了最低。 也正是因为有这种技术的存在,在研发时期被盟军严重轻视的该枪,在正式服役后给予了其极其惨痛的教训。超过1500发/分的恐怖射速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也是单管机枪这一门类中难以逾越的一个巅峰。 (《战地5》中被削弱射速的MG42,甚至都还能当防空武器使用) 因此,在几乎所有描绘二战欧洲战场的战争片里,都能看到这款传奇武器的影子。MG42凭借着它当年足以让所有机枪相形见绌的射速,成功在一系列二战武器中脱颖而出。更是因其高速射击时会发出布匹撕裂一般的声音,而被作为敌人的美军冠以“希特勒的撕布机”这一绰号。 划重点二:“唯快不破”的传奇武器,也会遭遇“物极必反”的无奈 轻扣一下扳机,便能射出13~15发子弹,所以装备MG42的步兵班完全可以轻松压制住数倍于己的敌人。那么,拥有这种无可匹敌射速的MG42机枪,真的可以在战场上淋漓尽致的射击,将优势无限放大吗? (《德军总部》中MG42的“魔改”版)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战斗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后勤。再怎么厉害的武器,打完了弹药就是一堆废铁。所以在当时条件严苛的战场上,德国还远远没有强大到拍着胸脯去保证每挺疯狂扫射的MG42机枪弹药都能足量供应。 这不合逻辑,也不现实。 (“火力要猛,弹药要省”终究只是抗日神剧里的一个笑话) 所以在当时,每名合格的德军机枪手,都要学会驾驭手中的这头野兽,尽可能的打出密集且精准的短点射。 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很难在较为考究的战争片中看到MG42的全部威力。因为在三次元中,它就像一个被束缚住手脚的恶魔而存在。 (所以还是二次元老婆更加迷人?) 划重点三:“第九艺术”的独特表现力,将设想化为直观的体验! 既然依靠电影很难去欣赏到MG42“杀戒大开”的那一面,那么我们只能去表现力极强的游戏中去寻找答案。游戏,自然是要以“好玩”为主要目的的。太过于硬核、拟真的游戏,反而不会招致太多人的喜欢。 (硬核的《武装突袭》,既不好玩,也不“好玩”) 所以在绝大多数FPS游戏中,武器并不需要考虑“弹药消耗”、“枪管过热”等现实中存在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拎得起来,射的够爽”,对于玩家们而言,这就够了。 在挣脱了条条框框的束缚后,MG42的全部威力终于能在游戏中得以体现。但事实上,这种“射爆”的良好感觉,却往往被限制在只能于PVE为主的单机游戏作品里享受到。 (MG42和MG3是数代《孤岛惊魂》中公认的“大杀器”)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