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D游戏网 (https://www.dyouxi.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游戏资讯 > 厂商新闻 > 正文

游戏一场梦一场!探访广州首个青少年成瘾行为科

发布时间:2019-06-16 07:03:38 所属栏目:厂商新闻 来源:互联网
导读:副标题#e# 导语:“列队,向左看……”在广州某医院三楼,五六名穿着黄色运动衫的青少年排成一排接受体能训练。游戏成瘾者长期缺乏锻炼,体能训练有助于他们强身健体,形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 走廊一侧有一道铁门,将他们与外界,还有一度沉迷的虚拟世界隔

导语:“游戏成瘾的青少年在沙盘上摆出的场景往往很典型”,付爱兵说,爱玩暴力游戏,就会摆出战争主题,选择的公仔包括士兵、武器、恐龙、鲨鱼、老虎等。他说:“在治疗后期,如果父母参与进来,我们可以看到亲子之间一

“游戏成瘾的青少年在沙盘上摆出的场景往往很典型”,付爱兵说,爱玩暴力游戏,就会摆出战争主题,选择的公仔包括士兵、武器、恐龙、鲨鱼、老虎等。他说:“在治疗后期,如果父母参与进来,我们可以看到亲子之间一起互动的模式和潜藏的问题”,随着治疗深入,沙盘上的物品会慢慢朝着居家方面转变,比如车子、桥、桌椅等。

每一个沙具都有隐喻,青少年成瘾行为科心理治疗师魏羽介绍,如一个残缺的沙具人物,一个被关起来的稻草人,传递的是受伤和受限的意象。当亲子关系紧张时,戒瘾者的沙画会有较多暗含的攻击或掩埋,如同压抑或紧张的关系。

4 家庭矛盾种下的“果”

让孩子逃避现实

让青少年成瘾行为科医生们印象深刻的有一个案例。一名成瘾者从职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家里玩游戏。他的父亲喝酒上瘾,曾经在医院另一个病区戒除酒瘾,在家庭中没有存在感,而他的母亲几乎掌控着一切,一直到他24岁,从身份证到银行卡仍是由母亲来掌管,连订婚的事情也是母亲在操办,最后把他扭送到医院治疗期间,他的母亲又亲自出马去帮他退掉了这桩婚事。

“孩子本不想和母亲住一起,但母亲硬是把他住的房子租了出去。”陈泽珊说,这个孩子本来非常优秀,还是国家队的运动员,但最后沉迷游戏,非常可惜。

在陈泽珊看来,游戏成瘾更像是一种“果”,多数可以找到家庭矛盾的影子,比如父母之间长期冷战与暴力交互,生了二胎忽略了大宝的心理感受,抑或是母亲比较强势而父亲性格比较软弱,这让孩子通过出格方式寻求父母关注,或者干脆逃避现实,在游戏中寻求成就感。

青少年成瘾行为科整个治疗分三个阶段,包括脱瘾期、康复期、回归期。前期的脱瘾期治疗中,让患者从原有的家庭环境、虚拟世界中脱离出来。而后期的家庭回归期,改善家庭关系是最为关键的。

戒瘾治疗的初期,家长不能参与。“要先把我们与孩子分隔开,不然我总忍不住对他指东指西。”青少年成瘾行为科治疗区,一名前来探视的妈妈说,治疗中能看到孩子在改变,她才能静下心来听医生的规劝。她专程带着儿子从北方来广州寻求帮助,已先后去了5家戒瘾中心。

让医生们感到棘手的是,要改变四五十岁成年人的观念,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毕竟,父母们与“00后”的孩子们,成长环境不同,对待电子产品的态度也不同,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阻止玩游戏时,孩子们感受出一种不尊重。从医生的角度,只能引导,让家长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造成的干扰。

上周,小黄重回医院,看望曾经一起戒瘾的朋友。几天后电话回访,小黄妈妈向医生报喜:“我的仔前天刚找到了一份工作,是自己找的!”黄妈妈一边夸奖儿子一边感慨自己的改变也很多。黄妈妈以前很强势,在小黄戒瘾治疗的后期,她看到自己的问题,也承认自己的不足,表示要与儿子做朋友,“儿子开心地一下子把手搭在我肩膀上。”

青少年成瘾行为科运行已有两个多月,共有过百名家属和患者咨询和求助,目前经过评估收治的有23人(已出院的有9人),其中游戏成瘾患者约占一半,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的25岁。前来咨询或治疗的青少年中,80%以上都有家庭教育问题。

5 防沉迷技术再先进

也不及父母的爱

究竟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玩游戏的“度”?游戏观察人士丁鹏认为,行业的自我进化应该同时进行,如避免青少年长时间在线。

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前,国家网信办统筹指导西瓜视频、好看视频、全民小视频等视频平台,统一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目前国内已有21家主要网络视频平台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而在此之前,包括腾讯游戏、三七互娱、多益网络等游戏平台,也纷纷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为防沉迷,游戏公司十八般武艺齐上阵,但还是挡不住孩子成瘾。对此,也有学生表示“玩不了王者荣耀就玩其他的游戏”。今年3月,腾讯推出并测试了儿童锁功能,未满13周岁未成年用户需要家长充分知情并亲自“解锁”才可以登录游戏。丁鹏说,这一次家长们被“强制”参与其中,表明在保护未成年上,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作为辅助,更多的还是需要家长的参与。

专家指出,近年来,为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政府、学校乃至社会各界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一些游戏生产企业采取实名注册,推出防沉迷系统,但仍有一些网游企业剑走偏锋,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教授王绪轶建议,政府、学校、医疗机构等应形成“反网络成瘾”的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加大对网络游戏产业的监管力度,对网络游戏的内容和价值观严格把关,防止不正当价值导向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和浩仔对话时,他的眼神总在看别处,只有聊到游戏,才短暂露出笑容。

“我们实在没办法了,全靠你们了”,心理医生从游戏成瘾者的父母那里,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但恰恰相反,让孩子戒瘾,打开心灵之门,真正的钥匙掌握在父母手里。医卫机构人士普遍认为,家长不应把希望全都寄托到戒瘾机构,治疗的过程中,最难的就是防止复发。

专家呼吁,除了国家层面的规范和行业的自律之外,家庭关爱也很重要,父母们应正视这个问题。

(文中浩仔、阿旭、小茗、小黄均为化名)

游戏成瘾是种病,您怎么看?

卫生机构:支持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