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game 30年兴衰史
导语:《Nekopara》的成功也许并非偶然。低价策略、支持多国语言都是制作商NEKO WORKs俘获玩家的利器,惟妙惟肖的E-mote技术(类似于二次元手游中被广泛应用的2D-Live)更使不少第一次接触软萌二次元美少女的玩家就此沦为 《Nekopara》的成功也许并非偶然。低价策略、支持多国语言都是制作商NEKO WORKs俘获玩家的利器,惟妙惟肖的E-mote技术(类似于二次元手游中被广泛应用的2D-Live)更使不少第一次接触软萌二次元美少女的玩家就此沦为猫娘的“裙下臣”。此外,Steam平台上同类竞品的缺失,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 可惜好景不长,针对Steam平台上泛滥的18禁游戏,V社开始进行大规模清洗,众多日本Galgame惨遭下架,Gal厂商们另辟蹊径的“野望”宣告破灭。而从去年开始,Steam平台对于美少女游戏的管控进一步加码,包括兄弟姐妹恋情、萝莉画风、泳装福利、校园制服恋爱在内的擦边球内容被严加限制。随着视觉小说类作品进入Steam的重点关照名单,这场轰轰烈烈的Galgame文艺复兴运动以失败告终。 ![]() 受制于政策等诸多因素,Galgame在国内的发挥空间有限,但这并不代表此品类在中国玩家中没有市场。事实上,在《Nekopara》那个令人咋舌的销售数据里,有一半以上的销量来自于中国玩家的贡献,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Steam用户乐此不疲地为他们“孩子”的幸福买单。 ![]() ![]() 与此同时,国内还有一些游戏工作室出于个人爱好一直致力于Galgame创作,如橘子班、落叶岛、SP-time和灵潭社等。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2014年以后,国内市面上井喷式地出现了《真恋~寄语枫秋~》、《回忆忘却之匣》、《高考恋爱一百天》等一批优质国产Gal,其中老牌同人团体SP-time还是少数几个尝试过发售实体版游戏的Galgame制作组。 ![]() 时间来到2017年,“现象级”作品长期缺位的国产Gal等到了它的第一个爆款,由绘恋Galgame制作的《三色绘恋》上线Steam不足一年时间就卖出了40万部。绘恋制作组的营销打法其实非常简单——非活动期间售价11元,更多的时候促销价只要5~6元。《三色绘恋》自始至终贯彻的就是超低价政策,以至于被业界吐槽“低价倾销”。 而在移动端移植方面,《三色绘画》也是为数不多走出了这一步的国产作品。去年9月,该作在安卓和iOS商店双平台发售,解锁全部章节只需6元,试图再一次复制其在Steam平台上的成功。但绘恋制作组显然低估了Galgame手游化的阻力——上线几个月后,《三色绘恋》就被下架。而从整体上来看,App Store也只有前文提到的《姬魔恋战纪》以及《叙事曲》系列等少数几款Gal品类的手游尚在正常运营状态。 ![]() 目前,Steam仍是国内Galgame制作团队投放作品的主要平台,轻体量的Galgame几乎是Steam国产游戏每个月的例行节目。由于涉足Galgame开发的国人大多“用爱发电”,制作用心作品精良,且玩家圈层相对固定,因此尽管这些登陆Steam平台的作品销量并不突出,却往往能通过口碑积累获取特定的玩家群体,为制作组带去稳定收益。 跌回墙后 就在本文即将完稿的这几天,,《三色绘恋》宣布将登陆PS4平台,同时官方还发布了一段日版游戏的宣传影像——谁也未曾想过这款深受Leaf社经典三角恋大作《白色相簿2》影响,遣词造句斧凿痕迹严重,甚至因为剧本文风有模仿丸户史明之嫌而被国内玩家称为“国产白学”的作品有朝一日能回到它的文化发源地,完成一次文化逆输出。 ![]() 当今天我们还在谈论以故事为主要卖点的游戏是否已经落伍,想要把某些不是那么有游戏性的作品开除“游戏籍”的时候,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一群人默默无闻地在一条看上去前景黯淡的道路上埋头苦行,用日语、汉语以及一些你始料未及的语言进行着与快节奏、主旋律大相径庭的创作。 ![]() 这些更具独立游戏精神的制作人的存在,象征着所有Galgame的内容将更趋向UGC,制作团队将更轻量化、更具同人社团属性,而日本的Gal会社未来也将愈加难以为继。 这是自Galgame自诞生伊始就已经决定了的宿命——它本来就只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圈子,圈里的人自给自足、其乐融融。可它竟然天真又卑微地想要爬出那道围墙,妄想看看墙外的世界。 现在,是时候回到最初的原点了。 来源:游戏陀螺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