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他一睁开眼,就意味着又要赔进去20万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导语:摆在游戏创业者面前的路很残酷,要么拿到版号,继续求生,要么选择放弃,离开这个战 摆在游戏创业者面前的路很残酷,要么拿到版号,继续求生,要么选择放弃,离开这个战场。 辞职创业的第五年,创业者田海博投入了200万元,没有一分钱回报的他面临另一重困境,等不来版号的田海博,每天睁眼面对的就是亏损20万元/天的难题,“很痛苦,特别痛苦”,说这句话时,田海博眉头紧锁,语调拉得很长。 “版号”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一个游戏从业者的头顶,2018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版号重新放开。当时距离版号冻结已经9个月,游戏作为传媒股曾经估值高的板块,2018年也迎来了寒冰时代,2018年,游戏娱乐板块整体下跌了36.66%。即便是行业龙头腾讯,也在版号的打击下,游戏业务一度呈现疲态。 每经记者统计发现,2018年,53家游戏上市公司中,有18家出现亏损,总亏损金额高达270.40亿元。其中亏损超过10亿元的,共有10家。进入2019年一季度,情况略有好转,但由于总量控制,“产品荒”问题待解。 随着版号放开,一切又将不一样。拿到版号的周期变长,新游戏和存量游戏同一起跑线,文旅部不再承担网络游戏行业管理职责。。。。。。摆在游戏行业面前的仿佛是一盘待解的珍珑棋局,棋路变幻莫测,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个误打误撞的幸运儿。 版号放开至今,腾讯、网易等游戏大厂已经有不少游戏拿到版号,腾讯《和平精英》开启变现,网易刚刚发布50款新游。他们熬过寒冬的姿态看起来有些轻松,毕竟再苦也有存量支撑。相比之下,无数游戏创业者的团队面临着断炊风险,但付出过的努力让他们依然苦苦坚持,有人为了情怀,有人为了责任,相同的是,他们都在艰难求生,等待云开雾散。 ![]() 一、他从乌鲁木齐到成都 “几年投入200万至今没有一分钱回报” 新疆人田海博,今年35岁。今年是他把一家老小丢在乌鲁木齐,独自跑到成都运营一家游戏公司的第2年,也是他辞职做游戏的第5年。2014年之前,海外留学回来的田海博在新疆一家大型国企上班,常年驻扎卡塔尔,做总经理助理。 虽然工作稳定,但他还是更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游戏。2014年田海博毅然辞职,潜心钻研游戏。到了第二年,田海博就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游戏高手,散落在天南海北的他们组成一个团队,开始研发一款运动数据游戏。 投资人不太认可远程办公模式,建议田海博参加一次游戏大赛磨练一下团队。此时,恰逢2016年“故宫x腾讯”游戏创业大赛正在招募创业项目。田海博想出以木工中的“榫卯”为题材,开发一款功能性游戏去报名参赛。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团队时,原本就松散的团队“立刻解散了”。“因为团队其他成员都是行业老兵,觉得没必要再通过参加这种比赛来验证自己。” 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田海博坐在电脑前两三个小时回不过神。“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不能放弃这次机会。”当时距离比赛还有两个半月,田海博也把自己关在屋里两个半月,动员了一切能动员的力量做出来《第五大发明》。 ![]() “2017年1月27日,手机上突然收到一封邮件,说我的游戏获得了金奖。”直到现在,说起当时的情景,田海博还难掩激动,而在当时,他激动到“无法正常阅读邮件”。 2018年1月,田海博一个人跑到成都,4月就成立了成都东极六感,原来的设计被全部推翻,终于研发出了这款心心念念的游戏,主要玩法是锯木头、钻卯、拼接木块,这在传统商业游戏制作者看来是个“奇葩”,但田海博觉得,榫卯技艺代表着传统文化,他想把这门老祖宗留下的手艺,用游戏的方式展现给年轻人。 项目启动时,游戏版号已经暂停,田海博心里清楚,即便游戏做出来,也不能立刻上线。但他还是抱着很严肃的态度,想把这款游戏做好。“只要做得足够好就有价值,钱只是附带品,而不是主要目标。”但田海博没想到的是,等待版号的过程中,他将经历太多痛苦。 现在,每个月的头一天早上,田海博一睁开眼就意味着又要赔进去20万,11个人的团队,光工资就是一大笔开销,“很痛苦,特别痛苦”,田海博向记者说道。 从2016年到现在,3年多的时间里,田海博为了这一款游戏,已经投入了近200万,但是至今没有一分钱回报。“说实话,我现在房子都抵押了。”田海博压低声调告诉每经记者,这些话他从来不会跟团队的人说,“他们只要专心工作就好”。但资金缺乏和版号未知的压力,只有田海博和几个出资人暗自承担。 二、他从腾讯到个体 “三款独立游戏都没有版号这意味着不能上市变现” 与田海博不同,36岁的林森(化名)从大学时代到现在,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游戏。先是在维塔士研发主机游戏,再是在腾讯做端游,每一个东家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厂。但在林森心里,他觉得大厂“就像一个温室,每个人都是一个零件”。2013年,林森从腾讯辞职,后来他成立了公司。 林森说,自己的公司是成都为数不多的专注研发独立游戏的公司。因为在腾讯时做了太多商业游戏,“有点腻了”,林森选择了独立游戏。 在林森看来,独立游戏是能体现制作人想法、玩法有创新的游戏,他觉得传统游戏基本都是抄袭、换皮,纯粹“洗”用户。独立游戏需要满足几个条件,“首先是没有公司作为背景和基础,是以独立开发者为主体来开发游戏;第二,产品以制作人个人意志为转移,不太考虑商业因素”。 ![]() 但实际上,独立游戏越来越成为一个单纯的标签。“随着市场变化,即使在海外,独立游戏制作人也要考虑产品怎么卖出好价钱,要考虑市场和用户,毕竟不是做公益,要赚钱生存。”林森向每经记者坦言。 2015年到现在,林森的团队开发出了三四款独立游戏,这个过程中,也见证了游戏市场的变化。“2015年时,手游的数量还比较少,还有用户红利,投放买量的成本也低。”但如今,手游红利已经耗尽,获客成本飙升,“买一个传奇的用户,成本在100-200元之间”。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