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中场战事,BAT搅动产业互联网的秘钥
导语:腾讯云副总裁答治茜就曾表示:“腾讯云和小程序实际上是相互紧密配合,两者一前一后,共同解决产业互联网的问题:腾讯云建立的是to B服务的基础,小程序则是把零散的服务有效地触及每个用户,两者缺一不可。” 在流 腾讯云副总裁答治茜就曾表示:“腾讯云和小程序实际上是相互紧密配合,两者一前一后,共同解决产业互联网的问题:腾讯云建立的是to B服务的基础,小程序则是把零散的服务有效地触及每个用户,两者缺一不可。” 在流量已经集中在互联网巨头生态,且云服务由巨头所掌控的情况下,小程序平台的参与者注定不会太多。 4|AT“封闭”大战 小程序战场上,最总要的参与者仍是BAT三巨头。对于小程序,巨头们英雄所见略同,均强调了场景的重要性。 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之父”张小龙表示,小程序只是针对线下这样一个场景做得一种应用。如果只是希望借由小程序做一个流量的生意,我一点都不看好。 支付宝小程序事业部总经理管仲也认为,小程序是服务,服务等于场景,小程序打的是场景,而场景最多的是线下。 百度副总裁沈科则称,百度希望在生态里搭建更多的搜索场景,在更多流量入口的地方,植入小程序,更自然地、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也满足开发者触达用户的需求。 但三家小程序在发展中基于原先各自的业务基因,还是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开创了小程序时代的腾讯小程序,除了在游戏领域保持优势外,还在新零售和电商领域开创了一片天地。 根据阿拉丁的数据报告,从访问量来看,微信小游戏是用户访问最多的品类,虽然小游戏的数量占比只有6.7%,但却占据了用户总访问次数的32.5%;第二大品类是网络购物,占据了24.3%访问次数。 从中可见,腾讯小程序对B端的赋能更多是从支付切入,让游戏、电商更迅速地进行商业转化。但是,游戏和电商的火爆也会让微信小程序存在忘了产业互联网应回归线下的“初心”的可能。 在微信生态内,流量容易向头部小程序倾斜。可是,游戏小程序不但无助连接线下产业,且盈利难持续,而电商类小程序更多是拿钱换数据,也不是真正助力产业升级。 支付宝则把小程序聚焦在商业和生活服务领域。目前,支付宝小程序已有数十个大类目和约300个小的类目,覆盖景区、快餐、快消、餐饮、酒店等各种服务。此外一些媒体,比如优酷,也在支付宝上线了小程序。 支付宝的强交易属性和用户群强消费倾向的属性导致其在流量上的转化率非常高。“所有跟钱相关的服务在我们平台上都具有天然的优势。”据管仲透露。 “比如打印业务的小程序,在我们平台上的转化率达到了18%~19%,一些电商业务的转化率甚至达到了18%~22%。” 支付宝在处理支付、理财、生活缴费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其小程序也多围绕这几大功能而生。但是,用户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支付宝无法为单一用户完全提供全面的、系统的解决方案。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微信和支付宝,其小程序生态都是封闭的,仅限各自应用内,这就大大影响了用户需求的满足。 5|百度开放,能否逆袭? 在这方面,百度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2018年12月20日,百度智能小程序开源联盟成立,爱奇艺、快手、58同城等12家企业与百度正式签约,成为开源联盟的首批战略合作伙伴。 也就是说,这12家公司的app均成为百度小程序的流量入口,而百度智能小程序不但能在百度上用,还能在这些合作伙伴的APP上面用。这种开源联盟的打法,在小程序时代独此一家。 百度智能小程序把百度的全域流量都开放给开发者,包括百度“搜索+信息流”的全部流量都可以接入智能小程序,实现了“搜索即服务”的新闭环。 搜索是需求导向非常强的行为。用户在进行搜索的时候,已有明确的目的和需求。针对这种强烈的目的性,百度需要做到的就是精准推荐小程序,满足用户的需求。 无论是哪个时代,搜索都是获取信息重要的方式。而搜索领域的领军者百度,选择把这个入口优先开放给小程序。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