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实的“饭圈女孩”
导语:总之我觉得在粉丝经济被资本重视的时代,不能只考虑“割韭菜”收割利益,管理粉丝要被重视起来。事已至此,没有一方是完全无辜的,沉默的结局是被代表,也无可避免地要承受买单的结果,各家明星要引以为戒。 追星久 总之我觉得在粉丝经济被资本重视的时代,不能只考虑“割韭菜”收割利益,管理粉丝要被重视起来。事已至此,没有一方是完全无辜的,沉默的结局是被代表,也无可避免地要承受买单的结果,各家明星要引以为戒。 追星久了对一些battle和“控评”现象,我感到非常无奈。但是我也不抨击这些东西,没有人喜欢自己的爱豆被比下去,但是比较永远存在,少一点营销号的挑拨,就会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撕。我觉得立场不同行为就不同,我理解大家的出发点,只是这些现象不值得吹捧,更好的方式还是努力让自己远离纷争,开心快乐,变得更好。 其实组织中的“知名人士”有一些是比较偏激的,也有理智的,但是各家氛围和粉丝基数不同,我觉得理智居多。我觉得除了工作能力,成熟正确地去引导散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小粉丝会以此为风向标。 外界对饭圈肯定存在很多非议和偏见,但是我不在乎这些,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个群体,他们只看到了负面的,以偏概全把群体都当成脑残粉。但是我有我的生活态度,追星不过就是寻常爱好,但是大家总把它妖魔化。我认为不枉自评判是每个有素质的成年人应该理解的交往准则。 ![]() 我身边追星的朋友,各种职业各种收入的都有,年龄也是从十几岁到三四十不等,不乏名校和高收入人群。“为爱发电”有钱有闲免费打工,我很尊重和敬佩他们。我那些不追星的朋友都还比较理解尊重我,但身边人总喜欢问我八卦,我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真的不是雇来的粉丝吗?”还真的没有人发工资给我们。 追星给我的改变很大,爱豆的正能量也常常成为我们疲惫生活里的营养剂,我们在平行世界里各自努力,偶尔追星收获的意外之喜,赋予了生活很多未知的意义和惊喜。 “饭圈思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划清界限对解决问题没有助益 孟来 28岁 公司软件开发 肖战9个月粉 我是去年因为《陈情令》那部电视剧开始追肖战的,之前对娱乐圈没什么兴趣。当时时机比较巧,我正好在转行,肖战一方面是素人出道,出道前有一个普通人生活和工作的经历,让我觉得比较有亲切感,另一方面我觉得他大龄转行不易,能感受到激励和力量。 考古了很多旧资料后发现,他在综艺里玩游戏很聪明又很耐心,有点自己的小个性,没有通告在家时也非常自律,天天健身学习充电,决定开始追。我算是“佛系生命粉”,没有花过多时间在他身上,只是每隔一段时间关注下他的动态,并默默送上祝福和支持。我认为我们是一种互相在各自平行线上努力的关系,有一种陪伴感和力量感。 我为他花的钱不算特别多,除了参加过一次线下活动外,主要购买他的代言产品,以他的名义做公益等。明星代言的商品有品牌溢价,比正常商品价贵一些,这部分我觉得可以接受,但我完全不鼓励超支追星。 ![]() 我不太喜欢受饭圈管束,毕竟我是成年人,只是喜欢一个艺人而已,不代表我一定要参与一个集体,被贴上同一个标签。所以我一直对饭圈活动参与得比较少。 我认为,粉圈如果按之前的路数发展,总会在一个契机下被引爆,只是没有想到会变成一个公共事件。关于“227事件”,我肯定站在反方,也就是不该举报这一方,这点上我的立场很鲜明。 但另一方面我也很困惑,因为饭圈作为一种组织形态,需要一套共同纲领或共同规范,否则在一些事情来临时,没办法基于共同的目标去行动。而这种规则,却也慢慢助长了控制欲,模糊了权力的边界。 现在在微博上,大家讨论明星时,都默认不打名字,而是用缩写或代称,还有粉圈之间的互相反黑战,号召大家去微博投诉等。但我认为普通小姑娘粉丝之间的群体互动,不至于此,中间应该有实际的利益冲突和诉求。 我认为肖战本人从来没有放弃在公共场合传达他的价值观,只是没起到效果,很无奈。对一些粉丝来说,偶像只是一个投射自己,承载她的爱恨、满足自己需求的容器,也为释放情绪找到一个由头,即便没有这个人,也会有下一个。 我这种粉丝平时遇到发言极端的粉丝时,不太愿意花时间去辩论争论,导致最后剩下言行最极端的那一批人,越来越有存在感,能在组织中获得更大权力和影响力,代表这个群体“出圈“,很无奈。除了法律,似乎没有能对这些人有实际约束力的方法。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