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狼》火了 中国的武侠风格动作游戏又在哪里呢?
导语:【新浪游戏频道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宫崎英高的最新大作《只狼》再次火了,这款游戏发售也有一周多了,但是依然到处可以看到各种新闻和讨论,比如速通和现实中真实的仙峰寺。 有趣的是,最近不少人认为《只狼》非常像是一款武侠游戏,从剧情到场景再 【新浪游戏频道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宫崎英高的最新大作《只狼》再次火了,这款游戏发售也有一周多了,但是依然到处可以看到各种新闻和讨论,比如速通和现实中真实的仙峰寺。 有趣的是,最近不少人认为《只狼》非常像是一款武侠游戏,从剧情到场景再到战斗都充满了武侠风格,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只狼》明显受到了日本剑戟片的影响,而一些早年经典的日本剑戟片兴盛启蒙了后来香港武侠电影的繁荣,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只狼》看起来有一种武侠味道。并且从游戏具体表现来看,本作在武侠风格层面远超大多数国内游戏,有很多地方值得国内游戏领域借鉴参考。 不客气的来说,未来中国人要打造一款真正具有国际力影响的武侠风格动作游戏,《只狼》可以说是必须参考的一座高山。 ![]() 文化元素符号 这次《只狼》虽然是一款和风游戏,但是吸引到了很多中国玩家和欧美玩家去沉浸其中,为什么大家对于这些日本元素接受起来毫无压力呢? 这个主要还是一个文化输出的强大导致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只狼》中出现的大量日本文化元素其实早就被全世界广泛接受了,比如说樱花和忍者,还有日本剑道的表现,乃至于那些日本风格的服饰,还有奇奇怪怪的日本名字,凡此种种,其实都有着鲜明的日本文化烙印。 ![]() 如果说我们中国玩家是因为和日本同属东亚文化体系所以可以很快接受,那么为什么欧美玩家可以接受呢? 因为日本游戏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一个强势地位,一度是世界领先的存在,在SFC时代和PS2时代尤其如此,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和风游戏,这些游戏都起到了一个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出作用,比如PS2时代的鬼武者系列,FC时代的《月风魔传》和《影子传说》等,当然还有天诛系列,前几年有一定热度的《仁王》也是其中之一。 ![]() 这里面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在于,为什么反而欧美玩家还无法接受中国武侠风格或者仙侠风格呢?有人认为是欧美玩家的水平不够,体会不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的说法。 其实只要中国的武侠风格游戏真的做得优秀,能够找到一个为世界各国玩家都能接受的办法,那么照样也可以形成强大的文化输出,为什么中国功夫扬名世界,主要就是因为有李小龙和成龙的功劳,欧美那边研究香港武侠电影的其实也并不罕见,中国的少林寺也是名扬海外,那么中国的武侠游戏难道就无法做到像这般广为人知么? 当然这里面也涉及到一个变通和融合的问题,比如说这次《只狼》的音乐在采用了日本和太鼓等日本乐器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西洋管弦乐,这个也有着照顾到西方玩家的考虑,但是本质上还是一种和乐,这些层面也是值得国内游戏制作人借鉴。 多年前国内的《风卷残云》这款游戏就在画面风格方面融合了中国水墨风格和美漫风格,这款游戏在欧美那边有着一定的重视,并且发行过英语版本。以后国内武侠游戏要进军国际市场,这方面的思考应该更多一些。 ![]() 1 2 3 下一页 本文导航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