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流量生意困局,与张小龙的十字路口
导语:回过头看张小龙对微信在商业化的探索,尽管微信生态中培育出拼多多、云集、微盟等上市企业,也吸引了无数开发者涌进微信生态,但是大家看中的是微信的流量优势。张小龙也始终明白流量生意是伪风口,所以在早期抑制 回过头看张小龙对微信在商业化的探索,尽管微信生态中培育出拼多多、云集、微盟等上市企业,也吸引了无数开发者涌进微信生态,但是大家看中的是微信的流量优势。张小龙也始终明白流量生意是伪风口,所以在早期抑制小游戏等种类小程序的发展,不过后来微信团队自研的“跳一跳”等小游戏出现后,张小龙已经逐步放弃了不能走流量捷径的打法。 随着京东、唯品会等依托微信流量发展的企业效果不达预期,以及“得到”等微信小程序创业公司开始逃离后,一些创业者终于明白微信生态的流量生意,会促使生态内二八效应愈加显著。吸收了大多数流量的头部企业容易短时间内成功,依赖长尾流量生存的创业者很难通过运营生存。 微信生态的发展终究要回到生意的本质,即为客户提供价值服务才能长久被认可。然而当微信小程序的入口不断增到64个,试图以流量漫灌的形式激活小程序;微信社交广告在不断增加功能试图搅动用户,但是开发者的数据与运维服务,以及API接口却姗姗来迟之际,张小龙的微信商业化之路始终要受到争议。 腾讯发力网络广告的组织层面问题相对容易解决,目前腾讯已经去年9月份的组织架构变革中,其将社交与效果广告部(SPA)与网络媒体事业群(OMG)广告线合并,成立了新的广告营销服务线(AMS),目的就是优化业务流程,助力广告发展。但是微信产品是否会增加第三、第四个每日广告位,是否会增加更多广告强触达用户的功能?这些问题只能由站在“用户体验与商业化”十字路口的张小龙亲自解决。 来源:Tech星球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