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D游戏网 (https://www.dyouxi.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游戏资讯 > 国外资讯 > 正文

阿里腾讯互飙财报:一个继续猛增,一个隐性下滑

发布时间:2019-05-18 05:16:58 所属栏目:国外资讯 来源:新浪游戏
导读:副标题#e# 导语:5月15日,阿里搞出两个大新闻。 第一个是以43.59亿元(人民币,下同)入股国内家居大卖场红星美凯龙,加上阿里在港股市场收购的红星流通股,阿里集团一举持有红星13.7%的股份。 第二个是阿里于昨晚19点后,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以下简称阿

导语:第三,2019年以来,腾讯金融备付金全部上缴央行,造成微信支付损失上百亿元的利息收入,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腾讯财报里对此也未讳言:“由于剩余的备付金已自一月中旬起转至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录得备付金余额的利

  第三,2019年以来,腾讯金融备付金全部上缴央行,造成微信支付损失上百亿元的利息收入,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腾讯财报里对此也未讳言:“由于剩余的备付金已自一月中旬起转至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录得备付金余额的利息收入,令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受到不利影响。”

  第四,微信支付期望通过金融业务实现的货币化收入,面临支付工具特性的先天不足。即大量微信用户仅将微信支付,充当小额资金即收即发的手机支付工具,变现条件不足。据悉,每10个微信支付用户,仅1人使用微信理财服务。

  因此,腾讯2019年Q1财报,腾讯实现总体营收同比增长16%,却也创下3年来最低增速。

  其中,即便是腾讯的云服务部分,目前的业务布局,更像是一个大型的第三方技术服务方。因为同样在财报里,腾讯表示,云业务的收入增长,主要因为IaaS、PaaS、SaaS产品种类扩大及产品提升,使付费客户群有所增长。

  腾讯将“工具”赋能进行到底的意味,非常“专一”。

  因为腾讯对产业互联网概念的加持,这个概念在2018年下半年引发产业界的兴趣和讨论。从大背景来讲,这是中国互联网在C端大众生活和消费领域创新,逐渐趋于完整,开始向B端企业市场探索产业机会的主要原因。例如,腾讯财报里主要举例的“数字广东”、“云南省智慧旅游”合作项目。

  但是,阿里似乎并不持有相同的认为。

  一方面,阿里面向消费者端的业务布局——从传统实物电商、本地生活到文化娱乐,已经覆盖了消费者主要的生活和商业场景。不久前蒋凡在天猫Toptalk大会上,明确表示“未来三年要让天猫平台交易规模翻一番”。

  此举意味着在阿里的评估判断中,中国在线消费市场,并未如外界理解的趋于历史顶峰,未来依然有巨大的增长机会。

  另一方面,阿里数字经济体在企业市场的业务布局,目前依靠金融(蚂蚁金服)、物流(菜鸟网络)、云计算(阿里云),提供了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一系列基础设施。这还不算达摩院等前沿技术探索研发对未来的核心基础布局。

  这些基础设施服务本身,并非孤立对接不同产业赛道。而是彼此协同互为,并于阿里消费类业务打穿上下端链路,形成从数字转型到消费转化之间的整体闭环效应。

  阿里内部,对此有一个更为崭新的服务名称:阿里商业操作系统。

  这还不算阿里已经通过支付、物流在前;商品供应、进出口贸易在后。已经初步形成财务效应的全球化布局。

  阿里这里,消费市场和企业市场之间,并未形成割裂分离。而且“从中国到全球”的20年全球化(截止2036年,目标朝向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才是阿里未来业务增长的最大引擎。

  也因为如此,借此2018年Q4财报的亮眼成绩,阿里乘势开始为一个月后的天猫618年中大促活动造势预热。阿里方面对此的形容为:“淘宝天猫即将开启史上最多品牌参与、最大规模让利的618狂欢,带领品牌商家加速下沉,让低线城市、县域和农村的消费者能获得更丰富的产品和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也从此次财报开始,淘宝天猫,这两大阿里消费平台,开始牢牢的绑在一起,露出在财报的每一个业务和数据介绍中。

  来源:零售老板内参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