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D游戏网 (https://www.dyouxi.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游戏资讯 > 国外资讯 > 正文

《权力的游戏》热播效应:IP手游背后的速食主义

发布时间:2019-06-04 05:57:30 所属栏目:国外资讯 来源:新浪游戏
导读:副标题#e# 导语:说时迟,那时快。被扼住咽喉的二丫,右手迅速接住跌落的匕首,一把刺向夜王,这位大BOSS旋即冰裂身亡。 盘踞《权力的游戏》八季的夜王终于“领盒饭”,意外之余也掀起了超高的讨论度。 作为最终季,《权力的游戏》目前每播一集都令人”胆战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导语:说时迟,那时快。被扼住咽喉的二丫,右手迅速接住跌落的匕首,一把刺向夜王,这位大BOSS旋即冰裂身亡。 盘踞《权力的游戏》八季的夜王终于“领盒饭”,意外之余也掀起了超高的讨论度。 作为最终季,《权力的游戏》目前每播一集都令人”胆战心惊“,因为观

  说时迟,那时快。被扼住咽喉的二丫,右手迅速接住跌落的匕首,一把刺向夜王,这位大BOSS旋即冰裂身亡。

《权力的游戏》热播效应:IP手游背后的速食主义

  盘踞《权力的游戏》八季的夜王终于“领盒饭”,意外之余也掀起了超高的讨论度。

  作为最终季,《权力的游戏》目前每播一集都令人”胆战心惊“,因为观众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死的是谁“。

  这无疑推高了剧集的收视率,据Parrot Analytics提供的数据显示,《权力的游戏》第八季首播当天缔造了全球新的电视剧收视记录。虽然临近尾声的几集“烂尾”趋势明显,观众仍然在“一边骂,一边看”的纠结情绪中,迎接“铁王座”的最终掌权人。

  剧集的效应也带动了“权游”IP在其他领域的火爆,受益者包括华纳出品的策略RPG手游《权力的游戏:征服》(Game of Thrones:Conquest)。此外,腾讯发行的SLG手游《权力的游戏凛冬将至》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入场收割IP红利。

  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谁不爱“铁王座”呢?

《权力的游戏》热播效应:IP手游背后的速食主义

  01。

  “铁王座”的争夺战进入白热化。与此同时,《权力的游戏:征服》也迎来了最好的营收时刻。

《权力的游戏》热播效应:IP手游背后的速食主义

  最新的数据显示,该游戏在《权力的游戏》回归热播的4月期间,创下了1900万美元营收的单月历史新高,与电视剧的收视率形成了相得益彰之美。

  数据机构Sensor Tower指出,自2017年上架以来,《权力的游戏:征服》总营收已经高达2.14亿美元。

  这一成绩令人艳羡,不由得感叹“权游”IP的强劲实力。实际上,“权游”IP早已经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

  2015年,《权力的游戏》第五季开播后,当时的策略手游《权力的游戏:崛起》的iOS玩家数量上涨了一倍,全平台用户量上涨30%。

  在口碑方面,无论是在Google Play,还是在App Store,《权力的游戏:征服》评分都相对靠前,分获4.1和4.3(5分制)。

《权力的游戏》热播效应:IP手游背后的速食主义

  尽管分数的真实性待考,但它如实地反映了在剧集的推波助澜下,游戏所获得的种种实惠。这几乎就是典型的“影游联动”带来的效应。

  出于精明的商业算计,在一个成熟的IP衍生体系之下,即使游戏本身不那么出色,沉浸在剧集影响力营造的氛围之下,它仍旧能占有一席之地,总会有人买单的。

  有的时候,粉丝心理并不难以揣摩。

  02。

  回归到游戏本身,《权力的游戏:征服》并无太多的亮点,甚至是平庸老套。如果你不是“权游粉”,几乎很难提起兴致。

  游戏的简介是这么描述的:

  在游戏中,玩家要为“铁王座”而战。在维斯特洛大陆修建工事,发展军队,驭龙在天,善加利用资源,登上铁王座。

  这段简介是不是很眼熟?或许能从另一款类似的手游《列王的纷争》找到答案:

  玩家兴建宏伟的城市,保卫你的家园,招募军队参与热血对战。合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管理城市资源,运筹帷幄,成为《COK列王的纷争》中真正的霸主!

  如果将简介中“权游”IP有关的任何词汇,通过置换,都能得到了一个经典模板。在这种相似的话术体系里,《权力的游戏:征服》大致的轮廓呼之欲出:

  玩家将频繁地为各种生产基地产出资源而忙碌,并进行持续的、无休止地升级,在战争中获得胜利。

《权力的游戏》热播效应:IP手游背后的速食主义

  相比之下,已经解散的Telltale工作室,曾经推出了一系列基于“权游”的互动叙事玩法的手游,可能更能更符合这个IP改编成游戏应有的样子。

  但是,问题在于,这类强叙事、强互动的游戏,难以维系玩家长效的投入。而且从商业利益的角度出发,它无法保证持续稳定的收益流。

  《权力的游戏:征服》的操作合乎常规,也反映了近几年的IP手游流行的趋势:

  换上大IP的壳,套用现有的速食玩法,大树底下好乘凉。

  说到底,这还是从手游自身的诸多“弱点”击破。在手游普遍有限的生命周期里,它追求的急迫性,从一开始就清晰且明朗:

  换上大IP的壳,该还原的还原,快速吸取用户;

  套用现有玩法,表明经过了市场的验证,毋需过多担心;

  大树底下好乘凉,配合剧集热播,效果甚佳。

  《权力的游戏:征服》最终的样子,一早便定了下来。援引国内玩家的评论:

  无聊死了,就是换了个权游的外壳而已,毫无新意的盖房子,生产士兵,然后再没完没了(地)升级升级。

《权力的游戏》热播效应:IP手游背后的速食主义

  与其说是无聊,不如说是重复。这一类型几乎都在这个圈子里兜兜转转,毕竟,其他的同类产品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创新,需要成本,在与时间的竞赛中,一个明智的抉择更符合商业逻辑。

  游戏是商品,当有带货因子出现时,谁愿意说“我们慢慢来”这样的丧气话呢!

  03。

  《权力的游戏:征服》代表的趋势,更倾向于被定义为IP情怀包装的速食主义。

  在整个泛娱乐产业,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权游”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另一个鲜明的例子是,由Machine Zone与Square Enix联合打造FF15衍生手游《最终幻想15:新帝国》(FINAL FANTASY XV:A NEW EMPIRE)。

《权力的游戏》热播效应:IP手游背后的速食主义

  这款融入了模拟经营元素的多人MMO,与《权力的游戏:征服》的路线如出一辙。甚至在营收表现上,两者都有着相似的成长曲线。

  截止去年12月,该游戏的全球营收已经超过4.85亿美元,距离其上架也才1年半的时间。

  不过,两者的受众存在明显的差异化:

  作为一个知名的游戏品牌,“最终幻想15”面对的是广大的游戏受众;

  而“权游”IP,则对电视粉、原著粉有较强的吸引力;

  这个类比的结论是:差异化并不影响速食主义的持续发酵,针对IP的游戏改编仍将在未来找到容身之所。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