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游戏称得上公平:无知之幕下的电子游戏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导语:“远观游戏”系列由一些将人文学科与电子游戏相结合的文章构成,它们会以通俗的方式谈谈你或许听过,但并不熟悉(或有所误解)的那些理论与概念。这些理论或概念大多已经存在了数百上千年,而它们的另一边——电子游戏——则只有大约50年的历史,却已是这 “远观游戏”系列由一些将人文学科与电子游戏相结合的文章构成,它们会以通俗的方式谈谈你或许听过,但并不熟悉(或有所误解)的那些理论与概念。这些理论或概念大多已经存在了数百上千年,而它们的另一边——电子游戏——则只有大约50年的历史,却已是这个时代主流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对于这类全新的尝试,我希望这一系列的所有文章都能在兼顾专业视角的同时还能够便于阅读(而不需要太多知识上的门槛)。当然,这并不容易,想来文章的专业性与易读性方面都难免会有牺牲,但或许也能带来一些有趣的东西。 ![]() 今天要聊的是由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提出的“无知之幕”,以及政治哲学中的“正义”概念——在多人游戏中你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些理论的痕迹。文章将分上下两篇,上篇将会提出游戏中的公平问题、介绍什么是“无知之幕”,还会谈谈游戏的难度到底意味着什么。 总而言之,这两篇文章的主题是“公平”,当然,是游戏中的。 (为了一些扩展,我在每个小标题之下均加入一句罗尔斯《正义论》的引文,这些引文大多与主题相关,它们可能仍然稍显晦涩——跳过这些引文也并不影响阅读。) 最近,一篇名为《〈只狼:影逝二度〉应该尊重它的玩家并添加简单模式》的文章引发了国内外玩家的讨论。讨论的还是那个老问题:有的游戏太难,不能让所有人享受它的乐趣,这到底好不好? 其实,现在的游戏已经很“尊重”玩家了——你是否已经很久没有听说过“卡关”一词?现在,很少有游戏因为难度问题而让绝大多数玩家不能通关,想想小时候,有几个玩家能够好好地打通《超级马里奥》或《魂斗罗》?那些更冷门,更有挑战的游戏就更不必多说了。 对“手残”玩家来说,一款好的游戏摆在面前,却无法享受它全部的乐趣,这无疑是个折磨。那么,这是否不公平呢?或者我们将这个问题扩大,不仅聚焦于难度,现在有许多课金游戏,花钱与不花钱的体验截然不同,这是否不公平呢? 不同的玩家会有各自的立场,硬核游戏爱好者可能会反对“简单模式”,“手残玩家”则会认为前者是自负的。网游中的“贫民”站在“人民币战士”面前可能心生绝望,大喊“这不公平”;可重度课金玩家却认为自己花了钱,就是要强无敌才叫“公平”——站在一个固定的立场上,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 当代的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1921~2002)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你必须对自己一无所知,才能保持公正。 这句话听起来很荒谬,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荒谬体现了“无知之幕”的精神。我们常说“屁股决定脑袋”,指的就是每个人的立场决定了他看待问题的角度——但是,如果没有“屁股”呢?这就是无知之幕想要到达的境地。 “无知之幕”通常被归于政治哲学中,而“正义”(或“正当”“公正”,无论你叫它什么)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仅仅束之于学理的高阁中。虽然罗尔斯等人或许从没考虑过电子游戏的事儿,但许多电子游戏的确展现了一个略缩的社会,在其中当然有公平的问题。 ■在无知之幕后…… “正义的原则将是那些关心自己利益的有理性的人们,在作为谁也不知道自己在社会和自然的偶然因素方面的利害情形的平等者的情况下都会同意的原则。” 怎样的社会制度是最好的?围绕着这一问题产生了无数的争论,但没有一个使所有人都信服的回答。甚至,我们不仅没有找到“合适的制度”,而且连这一制度(尽管我们还不知道它是怎样的)背后的原则都无从得知。 约翰·罗尔斯的贡献就在于,他的理论使得我们在“寻求原则”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 罗尔斯认为,契约论可以为我们的社会提供一种指导性的原则——你一定听说过契约论,一般来说,这类理论认为人类社会通过一个契约联结起来。但罗尔斯认为,“契约”并不是过去缔结的某个东西,而是一种假设状态。在罗尔斯这里,我们接受契约,并不是因为我们过去曾同意过,而是因为这样一种契约是正当的,应该被人所选择的。同时,这种选择必须在“无知之幕”之后进行。 那么,“无知之幕”(The Veil of Ignorance)是什么呢? 想想吧,假定我们现在说,我们要为全人类、整个社会制定规则,我们到底要依据什么来进行呢?或许一个人能够提出原则,但是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参与讨论,就必然会产生分歧……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达成共识似乎是一件使人绝望的事情。不同的阶层会有不同的诉求,而我们要的似乎是一个适合于所有人的社会,因此所有的诉求都有偏颇。 为了部分地克服不合理的偏颇,才有了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原初状态(契约缔结前的状态)中的各方除了拥有社会理论的一般知识,不知道任何有关个人和所处社会的特殊信息。也就是说,制定规则的人必须不能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他不知道自己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也不知道自己从事的职业和社交关系,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智力状况和个人爱好。罗尔斯认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能得出正义的原则。 那么……“无知之幕”和电子游戏又有什么关系呢? ■电子游戏中的“无知之幕” “我们通过允诺和默默的承担担负起职责,甚至当我们加入一种游戏时,也负有遵守规则和正大光明的职责。” 在开发者和玩家之间有一道鸿沟:在游戏上市之前,没有谁能百分之百地预测玩家对自己的游戏会有什么反应。 开发者会问:玩家需要什么游戏呢?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作为玩家来说,假如你很有钱,甚至可以为所欲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想玩一款多人游戏(通常是网游或手游),那么,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游戏呢?与此相反,假定你没什么闲钱能够投入到游戏中,但是时间充足,并且很愿意花费时间到游戏上,是个典型的爆肝型选手,那么,你又会选择什么样的游戏呢? 因此,面对着开发者“玩家需要什么游戏”的疑问,我们需要反问他:这个游戏到底是为哪类玩家而设计的?这个游戏是否仅仅为这类玩家而设计? 对照一下吧,要提出整个社会的正义原则,需要去追问“这个社会为了谁”。如果我们承认,是为了所有人,就不能由任何特别的人来提出这个原则……于是罗尔斯拉下了无知之幕。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