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D游戏网 (https://www.dyouxi.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游戏资讯 > 国外资讯 > 正文

单机游戏会和单机一起消失吗?由谷歌Stadia谈起

发布时间:2019-05-21 22:08:17 所属栏目:国外资讯 来源:新浪游戏
导读:副标题#e# 导语:除了对已有内容的高效运算和分发,未来云游戏也必然对内容创作本身产生深远影响。 诸位玩家朋友,“I have a plan”,让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游戏合集,它不同于厂商的怀旧精选,或者按照某个主题概念打包销售的促销活动,而是从多款游戏中各提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导语:除了对已有内容的高效运算和分发,未来云游戏也必然对内容创作本身产生深远影响。 诸位玩家朋友,“I have a plan”,让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游戏合集,它不同于厂商的怀旧精选,或者按照某个主题概念打包销售的促销活动,而是从多款游戏中各提炼出特定的一部

单机游戏会和单机一起消失吗?由谷歌Stadia谈起

  除了对已有内容的高效运算和分发,未来云游戏也必然对内容创作本身产生深远影响。

  诸位玩家朋友,“I have a plan”,让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游戏合集,它不同于厂商的怀旧精选,或者按照某个主题概念打包销售的促销活动,而是从多款游戏中各提炼出特定的一部分内容,组成如《魂》系列最“卑鄙”的十场BOSS战,或者《如龙》历代88款小游戏合集等,就像我们如今非常熟悉的数字音乐“歌单”那样,专门提供给云游戏平台上那些对游戏感兴趣但又不想从头到尾玩完整个游戏的订阅用户。

让我们看看要实现这个“该死的”计划,都需要哪些必要的准备让我们看看要实现这个“该死的”计划,都需要哪些必要的准备

  虽然听起来不对味,甚至有亵渎单机游戏完整性神圣性的嫌疑,但谷歌的Stadia允许其用户在观看直播过程中随时接入游戏的功能设计,却为重新拼接传统单机提供了某种技术手段,毕竟这只需要主播在几款准备好专门存档的游戏间来回切换就可以了。

  至于说类似假设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如果发生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则是本文接下来想要和诸位探讨的事情。

“这世界在变,这世界总是在变”“这世界在变,这世界总是在变”

  形式改变内容,就像事情改变人

  游戏形式可以看做是软硬件载体、分发售卖渠道和玩家与之互动行为的总和。从历史上看,游戏内容受到游戏形式影响而做出的改变非常显著。

  当初放置在公共场所的街机以短平快的高难度游戏为主,因为这样可以获得理想的投币率,为安置该机台的商家创收;当家用机普及,尤其是在任天堂对游戏要求更加精益求精的FC诞生之后,游戏从喧闹的公共场所进入到居家的私人空间,才有了长篇小说一般的《勇者斗恶龙》;小孩子们会把GB带到学校和朋友们交换《精灵宝可梦》,而《怪物猎人》的PSP携带版则激发出“面联”这种社交性质的玩家文化,两款游戏一前一后,皆因迎合了掌机形式创造出的特殊应用场景而获得了空前成功;互联网催生了网络游戏,从单机到网游的转型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如今中国游戏市场的运作思路和群众基础;智能手机让游戏玩法更机械的同时其内容呈现的方式也变得愈发贪婪;Wii和微软kinect上面都诞生了大量体感游戏。以上种种,都可以看做是过去三十多年时间里,游戏形式对于游戏内容的影响直至改变。

WiiU的内容和形式就不是很匹配WiiU的内容和形式就不是很匹配

  在这个物竞天择的过程中,一些游戏类型也渐渐远离了舞台的中央,比如街机时代火爆的STG和格斗游戏,体感流行时的各种张牙舞爪,NDS的《摸摸瓦里奥》和《应援团》,随着形式的退场,这些内容也难免遭遇不同程度的流失,同时有些内容又被新的形式捧到了前台,例如MOBA与电竞主流化,“吃鸡”游戏与视频直播行业,形式的外延随着内容丰富而不断扩展开来。

当年为了练习背版,我会把弹幕画在纸上以加深记忆当年为了练习背版,我会把弹幕画在纸上以加深记忆

  云游戏作为一种形式,绝不仅仅是对已有内容的非本地运算和产品二次分发,尤其谷歌在Stadia的发布会上带来了接入方式上的改变。玩家,或者更准确说是用户,可以在观看直播时选择是否加入其中,这种形式毫无疑问匹配了那些观赏性高、易传播且容易激发观众参与感的游戏,谷歌投资的自研游戏,很大几率将会具备类似当初《Wiisport》和《塞尔达传说黄昏公主》的性质(注意是功能上的“性质”而不是玩家体验到的“素质”),致力于引导直播观众更多参与游戏,直播效果被正式纳入游戏内容创作的议题。使得就像老旧店铺的改造往往会从对门面的重新装修开始,然后再改变店内的商品与陈列,以迎合新的消费者。

  只不过在此之前,谷歌有多大把握让云游戏从实验变成普遍呢?

谷歌的一小步,会是游戏产业的一大步吗?谷歌的一小步,会是游戏产业的一大步吗?

  差一点你就能看到全世界的书

  1996年,当谷歌还在“车库”里的时候,其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便有了“发展技术,建立一个统一的数字博物馆”的想法。2002年,佩奇带着这个想法造访了自己的母校——密歇根大学,提出把校园图书馆藏书一本本进行逐页扫描,完成数字化存储,并为之建立专门搜索引擎的“海洋计划”(Project Ocean)。2004年,该计划正式进入执行阶段,除了密歇根大学外,谷歌还与哈佛、牛津、斯坦福、纽约公共图书馆在内的多家图书馆展开合作,将各家的馆藏图书,也就是人类尘封在书页间几千年的文明一车车运到为专为改计划改造的扫描中心。

拉里·佩奇拉里·佩奇

  然而如果按照当时已有的书籍扫描技术,光是数字化密歇根大学的七百万册馆藏图书就需要大概一千年时间,所以谷歌专门成立了由五十名全职工程师组成的科研队伍对图书扫描仪进行专项研究,设计出价值一千多美元的光学器材,该器材结合完善的识别软件,不仅能识别书中的文字,还可以高效转录出书中来自不同年代的插图和表格,并从搜索引擎的角度进行一系列相关算法排序。也就是说除了单本书的完整内容拷贝以外,真正建立起书与书之间的搜索关联,相信凡是曾捧着一大堆书并试图从中寻找归纳信息的朋友一定会对这项功能格外垂青吧。包括亚马逊根据用户浏览过的书籍进行相关推荐,从而延展出整个知识脉络的功能,遵循的也是类似的逻辑。

单机游戏会和单机一起消失吗?由谷歌Stadia谈起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