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服务型游戏,进化还是谎言
导语:与一款发售即完整、没有冗长更新计划、没有开箱与抽奖的传统游戏相比,哪个对玩家更友好?在服务型理念支持下,如今的玩家环顾周围时,不但要容忍遍地都是开箱、DLC以及提前3天的终极典藏版,还要面对一个又一个需 与一款发售即完整、没有冗长更新计划、没有开箱与抽奖的传统游戏相比,哪个对玩家更友好?在服务型理念支持下,如今的玩家环顾周围时,不但要容忍遍地都是开箱、DLC以及提前3天的终极典藏版,还要面对一个又一个需要更新半年、一年才算完整的半成品。这难道就是业界的未来? ![]() ■服务化的泡沫 在电子游戏产业不算特别长的历史当中,许多游戏类型和商业模式兴盛后又衰落。服务型游戏理念在3A级游戏里大行其道,就像每个厂商都想要做一个“吃鸡”游戏一样。它之所以如此受推崇,无非是因为几个头牌游戏大赚特赚。容易让人忽略的是,这些游戏的成功更多的是来自于游戏本身过硬的素质与相匹配的商业模式。 ![]() 服务型游戏的兴起像是一个越吹越大的泡沫,资本家们将许多原本不适合长期服务的游戏硬生生拼凑成这样,为的只是单纯眼前的利益。可能现在,泡沫还没有达到破碎的临界点,但已经有很多“并发症”开始出现:《命运2》因为没有达到预期收益被动视遗弃、《圣歌》的残局直接导致BioWare元气大伤、《全境封锁2》《战地5》和《辐射76》的销量、表现都没能达到预期。 当你因为沉迷于长期服务而失去创意与特色,却还想拴住玩家200小时的时候,结果可能并不美妙。 ![]() 来源:触乐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