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Remake”,《最终幻想7 重制版》还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导语:纵观系列作品,FF7的故事叙事达到了整个系列的一个巅峰。这就意味着,想要超越自己其实是很难的。在全新时代,以全新技术所创造的FF7re中,如何给玩家带来与原作“截然不同”的感受是这款肩负重担的全新作品的使命 纵观系列作品,FF7的故事叙事达到了整个系列的一个巅峰。这就意味着,想要超越自己其实是很难的。在全新时代,以全新技术所创造的FF7re中,如何给玩家带来与原作“截然不同”的感受是这款肩负重担的全新作品的使命。 虽然仅仅是第一章的故事,在30-40小时的流程中,却塞满了18章的剧情,排除一些用来承上启下的赶路篇章,仅仅是光感受角色对话,让我确实会有一种“盆钵体满”的感觉。 究极“强化”后的雪崩三人组的故事线,增加了爱丽丝、蒂法与克劳德之间大量互动的小桥段,围墙商店街任务的调整,雷兹利、琪里耶等新角色的引入等等,这些改变确实将原作开头十个小时的流程丰满了起来。 ![]() 然而这也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故事叙事的展开节奏。在内容如此之多的前提下,我认为线性地图的设计能集中地让玩家沉浸在的故事内容中——不需要绞尽脑汁去考虑地图的构造,也不用担心因为过度探索而对之前的剧情有所“遗忘”。 玩家只需要在这30小时里面去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故事上就好,哪怕是不喜欢这样的叙事风格,至少在战斗以外玩家的精力也不会被太过分散。 同样也是得益于表现形式的进化,从以前方块人摆手进化到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的细节,故事的表达也就生动许多。但这种更加华丽和夸张的表现,自然也就填充了当年因为表达不够充分所留下的“脑补”空间。 可能很多玩家觉得缺乏了想象空间的FF7re变的不如原作这样深刻,但当我看到深夜中的蒂法在克劳德怀中哭泣,听到爱丽丝自言自语的说到“是时候应该放下了吧”的话语时,从内心里涌上眼眶的感动泪水,却依旧没有被时间所冲淡味道。 ![]() 对我而言,这种感情的表达不会因为更加具体而失去韵味,反而在因为疲倦的日常生活中所逐渐失去的那些万千思绪,在这种生动而具象化的演出中,又给我带来了更加直击人心的印象。 结局的冲突和展望 在前29.5小时让我非常满意的流程之后,最后0.5小时宛如狂风骤雨般的展开让我不禁想赶紧吃两片速效救心丸。 因为保密协议的缘故,我没办法在第一时间透露出这种“逆天改命”的结局对我的冲击有如此之大,在放下手柄之后,我的内心最起初是“完全无法接受”的状态。这种直接动其筋骨的做法确实让我这二十年前的“初心”一下子变得弱不禁风。 所以我在最一开始的提前评测文中写下的“因为我觉得以后可能都不会有太多这样的震撼和感动”这句话,实际上,所感受到的震撼是远远大于感动的。 ![]() 然而还是有幸得以“重头开荒”了一次,我才发现其实野岛一成早在故事起初就早早买下了伏笔。回头仔细想来,竟然有一种被“算计”了的感觉。 其实我在就应该料到爱丽丝对克劳德所说的“花语的含义是‘重逢’这句话”的意思,也应该意识到克劳德突然留下莫名其妙的泪水是怎么回事。更不要提只有重要角色能看见,而杂兵们却只能感受其力量的“菲拉”意味着什么。 ![]() 在故事中设计出一个像型月系列中“抑止力”一样存在的“菲拉”其实也早就在某种程度上验明了正身——爱丽丝在教堂跌落的时候是菲拉救了他一把,在圆盘陷落前阻碍蒂法中止程序,乃至最后逃离米德加的路程中竟然还能托起大桥助克劳德一行脱离险境。 这种亦敌亦友的设定很难不让人在事后才回过神来:原来故意安排“阿兹卡班的摄魂怪”在关键时候出现,并非是没头没脑的“新设计”,而是一个真正的用来诉说全篇“命运论”的重要元素。 诚然,在最近一些关于本作剧情分析的视频中,有UP主表示本作可能是一个“发生在FF7本篇之后的二周目故事”。这种分析在游戏中确实可以有许多例子加以佐证:从爱丽丝的一些“未卜先知”的对话,以及游戏中所过早地传达出原作后面的剧情闪回来看,野村哲也所传递出来的,看起来就像是“玩家早已经知道故事结局”的态度——毕竟没有任何的新玩家会对“魔晶石洒落一地”、或是“水中葬爱”(对不起我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词了)这一些曾经给老玩家冲击的桥段有任何的共鸣。 ![]() (编辑:D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